「文獻檔案」看似十分乏味,但如果懂得細閱字裡行間,會發掘到當中隱含不少有趣的故事。孫中山紀念館現正舉辦的「字裡行間 - 檔案中的孫中山」展覽,是該館首次以純歷史文獻檔案作主題的展覽。
展覽展出共28份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的書信、電報及政令的複製件,當中隱含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,展品包括北京政府下令暗殺孫中山的電報、孫中山寫給蔣介石闡述北伐何其重要的信件,以及他寫給外交部總長王寵惠要求禁販「豬仔」的命令等。
做臨時大總統
是次展覽依歷史時序,分成四個展區,第一展區名為「締造民國」,以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內憂外患的中國為背景。當時棄醫救國的孫中山為謀起義,在世界各地奔波,宣傳革命、招募革命志士及籌募經費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,翌年1月1日於南京建立中華民國。
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後,隨即籌組臨時政府及臨時參議院。在這個展區中,可見他發出「臨時大總統令」的文獻檔案。孫中山為謀求南北統一,答應舉薦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,後來清宣統帝溥儀退位,結束君主專制政體。展品中亦包括他寫給當時外交部總長王寵惠的命令,要求禁販「豬仔」以保護僑民。
流亡日本及在廣州建立政權
第二展區「南北對峙」的時間背景,由1913年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於上海被殺開始。孫中山發起「二次革命」,號召南方各省起兵,討伐破壞共和的袁世凱,卻失敗收場,被迫流亡日本。
後來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,遭北京政府極力打壓,甚至曾下令暗殺他,並沒收他的銀行財產。孫中山於是在1917年到廣州組織軍政府,並當選海陸軍大元帥,又曾策劃北伐,謀求全國統一。
奉安大典照片
在第三展區「鞠躬盡瘁」和第四展區「永誌懷念」,你會看到孫中山在廣州創建黃埔軍校及國民革命軍,再籌備北伐,及後因肝癌與世長辭,國民黨對孫中山極力推崇的相關文獻。例如1924年9月9日,孫中山致蔣介石函,闡述北伐的必要性,此函的複製件便是展品之一。
雖然所有展品均是複製件,但仿真度很高。除了文獻檔案,展覽亦有不少歷史照片配合。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舉行奉安大典,將孫中山遺體移送到南京紫金山安葬,是次展覽將相關照片製成短片,介紹奉安大典的路線。
《孫中山先生致蔣介石函》,1924年9月9日,闡述北伐的必要性。
《北京政府內務部致文官高等懲戒委員會公函》,連議定孫中山治喪禮節,1925年3月13日。
「字裡行間 - 檔案中的孫中山」展覽
地點:孫中山紀念館(中環半山衛城道7號)
展期:即日至2018年3月28日
開放時間:平日10am-6pm
周末及公眾假期10am-7pm
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10am-5pm
星期四(公眾假期除外)、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
免費入場
電話:2367 6373
網站:http://hk.drsunyatsen.museum
資料由康文署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