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周一的月偏食以後,又到流星雨接力登場。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:英仙座流星雨,將於本周六及周日(8月12日至13日)出現,雖然觀測條件不是一流,但都不妨對這流星雨「知多一點點」。星野攝影師 Mew Chu 在此分享,欣賞及拍攝流星雨小貼士。
1.甚麼是英仙座流星雨?
英仙座流星雨是彗星(109P/Swift-Tuttle)經過地球軌道,產生的殘留物所形成。同時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英仙座的天區,所以稱為英仙座流星雨。
▲Mew Chu 在2010年,拍攝的英仙座流星雨
2.想欣賞這場流星雨,幾點鐘最好?
理論上,流星雨高峰時刻要等到早上,建議觀測時間為8月12日(星期六)23時開始,至13日(星期日)5時20分,亦即由深夜至清晨逾6小時。
*注意:當晚為農曆廿一,極大可能被月光影響整晚觀測,同時高峰期亦接近日出,這場流星雨的期望也不太好。
▲月光會影響今次流星雨觀測。(圖:Mew Chu)
3.留在市區,還看得到流星雨嗎?
不妨參考國際流星組織「每小時可見流星數目」(ZHR)的估計。
星野攝影師 Mew Chu 解釋,以13日(星期日)數據而言,預估在市區每小時3顆流星,市郊16顆,鄉郊31顆。即使在很黑的地區,條件最好也只是預測最高45顆。
4.那麼有較佳的觀測地點嗎?
由於整晚皆受月光影響,所以觀測條件一般,如果想去比較好一點的環境,可以考慮西北面比較少遮擋物的地區,而萬宜水庫或大嶼山也較少遮擋。
▲站在觀星角度而言,萬宜水庫較少遮擋。(圖:U Magazine)
5.怎樣拍攝流星雨?
雖然流星雨是唯一可以預測的流星天象,但當中出現的位置是隨機。
因此拍攝方法均以「守株待兔」的方式,用廣角鏡頭,向英仙座輻射點的西北面位置取景,以30秒快門一張,以計時快門線,進行連續拍攝,期望流星於畫面上出現。
▲模擬今次流星雨輻射點的位置。(圖:Mew Chu)
欲了解更多觀星詳情,可參考『香港。星遊此地』天文推廣及星野攝影創作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