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朗街坊自發

垃圾回收分 9 類?!

text/Eunice

photo/Suki


「不是垃圾站」由一群居住元朗支持環保的義工朋友自發組成,逢星期六 4pm - 6pm 於元朗設站。據知,部分義工因早前為朱凱廸助選時認識,現聚一起為社區環保出力,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認為,垃圾站不應該是現時「乾濕垃圾混在一起,盡快運走堆填區的暫存點」,垃圾成為「真.垃圾」之前,可透過共享、upcycle 及回收分類再造,減少堆填區壓力,現先在自已選區試行,形成力量起帶頭及示範作用。





垃圾回收分 9 類


義工鼓勵街坊將一星期的乾垃圾儲起(先清潔乾淨),逢星期六到「不是垃圾站」仔細分類,分類唔係得玻璃、塑膠、紙及金屬,9 個竹簍一字排開,係呀,塑膠類 4 個竹簍(雜膠、發泡膠、PET 膠樽、膠袋)、玻璃、金屬、紙材、其他及真垃圾共 9 個分類。以回收膠樽為例,大部分人平時冇理咁多,放入回收膠樽箱當完成任務,其實膠樽屬 PET 1,膠樽蓋及膠招紙屬雜膠類。原來,平時膠樽及樽蓋由回收商工人人手分類,如果每人平時做多一點點,可減少回收商貪方便「假回收」,直接丟往堆填區,這些舉手之勞可支持他們認真做好回收。又舉例,信封係紙可回收,但封面有層透明膠,你平時有冇分開撕走回收﹖你又知唔知發泡膠有得回收﹖義工 Ivan 話自從增加發泡膠竹簍,街坊會把用過的發泡膠飯盒洗好儲起,交給他們回收。每次「不是垃圾站」完結後,義工會將各竹簍內「垃圾」過磅,雖然重量不是指標,但發現「真.垃圾」的數量想像中少,他們因應不同物資,交去可靠的回收商,如回收的廢塑膠塑膠交往新機有限公司回收中心。


塑膠回收分類就是要分得哪麼細。


回收膠樽有竅妙,用吸咀抽走樽內空氣,增加回收竹簍容量。


認住元朗鳳攸北街休憩處依個窿,「不是垃圾站」右面為回收部,對面為 freecycle 分享站,而前方小枱舉行免費環保工作坊。


甚麼是「真垃圾」﹖ 8 個竹簍未能將垃圾分類,而「其他」垃圾是義工們需再仔細研究垃圾製造物料,再進行分類。


立法會議員朱凱廸現身「不是垃圾站」,將家中儲起的乾垃圾再細分類回收。


惜物共享執筍貨

係垃圾﹖唔係垃圾﹖有時真係一念之間。每次 setup「不是垃圾站」,義工抬出衣架、枱及書架,將一袋袋的二手衫、帽、二手書、公仔精品展示出來都用上半小時,其實幾大工程,為讓街坊於分享站任意取有需要的物件,鍾意攞走,免費唔使錢!義工叔叔講,部分物件擺咗幾次都冇人要,最後會捐出去或分類回收,至少物件不用立即送往堆填區。Freecycle 站亦歡迎有心人捐贈二手或全新的物件,現場見數筒百個全新即棄紙杯、仍可操作風扇、全新廚具、快餐店送贈未開封玩具都有,義工 Ivan 說衣物類最多人捐贈及取走,但始終捐贈的數量比取走的多。

書架上有二手書及影碟。


Freecycle站物件免費唔使錢,鼓勵大家攞走有需要的,亦可即場捐贈物資。


Bag share stand,簡單講recycle膠袋,人棄我取,方便市民處理過量膠袋,有需要人士可自取膠袋重用。


一筒筒幾百個未用過紙杯 free 畀你!


升級再造 DIY

「不是垃圾站」環保教室示範如何廢物利用 upcycling、製造環保酵素等,早前聖誕臨近,街站教導小朋友如何將衛生紙筒、廚房紙巾筒剪幾刀及畫畫,再以不用的雜誌或傳單發揮創意,變成獨一無二聖誕樹。



義工即場教導小朋友 DIY 紙巾筒聖誕樹。


【INFO】
不是垃圾站

日期及時間︰逢星期六 4pm – 6pm

地點︰元朗鳳攸北街休憩處外
www.facebook.com/WasteNoMall/




U may also inter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