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xt/Shirley
photo/Pow、The Chow
話咁快,又到跑季!跑步第一件事,當然係揀對適合自己的跑鞋,要是揀錯鞋,分分鐘跑傷對腳,所以今次請了跑鞋達人楊肇麟教路,買鞋如揀老公,不要只揀外表而忽略內涵,最緊要適合自己,一對就夠!
跑季又到,揀跑鞋心大心細,最怕穿錯跑鞋,愈跑愈傷腳。長跑教練楊肇麟(楊Sir)分析,跑鞋是功能性的,不能單憑外表,要留意內在美,考慮以下七點:
1)避震度(Cushioning):避震度愈高,鞋底愈厚
2)反應度(Responsiveness):反應度愈高,鞋底愈薄
3)伸展度(Flexibility):伸展度愈高,鞋身愈軟愈易屈曲
4)穩定度(Stability):穩定度愈高,鞋身愈硬及較難屈曲
簡而言之,即是要考慮跑鞋的厚、薄、軟、硬,並因應個人狀況選擇,包括:
5)腳型:部分品牌會設計一些前腳掌位置較闊的跑鞋。
6)肌肉:肌肉較弱者,開始可選避震度較強的鞋,待訓練後肌肉增強,可選避震度較低,亦即較薄底的鞋。憑此七大揀鞋原則,按照個人跑步經驗和需求,對號入座實戰如下:
A. 跑步新手:中度避震,鞋底不宜太薄
新手適宜選擇避震度適中的跑鞋,不宜太薄鞋底。
B. 扁平足:內側足弓採用加硬物料的跑鞋
揀鞋原則是反應度高,且有一般伸展度。運動場的地面比較軟,雖然可以穿伸展度高(較軟)的跑鞋練習,以提升速度,但這種鞋不適宜穿太久,因為鞋底很薄,腳板底會感到不適。
D. 有豐富跑步經驗:又軟又薄「野人鞋」
跑姿成熟,肌肉力量強,可選擇伸展度和反應度也高的跑鞋,鞋底薄如赤足跑步。
E. 去比賽:輕盈且內側較厚的跑鞋
比賽時,可選擇反應度非常高、中度伸展度的跑鞋,包括內側加厚一點,輕得來也要支撐腳弓位。
揀對「好鞋子」:
多個品牌均推出針對新手至專業好手的跑鞋,哪一款是你的心水?
Shop List:
a. Launch 8 荔枝角香港工業中心A座810室